兰交、 兰亭、 兰亭帖、 兰亭序、 兰亭春、 兰兆、 兰单、 兰友瓜戚、 兰台、 兰味、 兰因絮果、 兰堂、 兰夜、 兰奢、 兰子、 兰客、 兰室、 兰州大学、 兰干、 兰弹、 兰形棘心、 兰心蕙性、 兰情蕙性、 兰成、 兰戺、 兰房、 兰掖、 兰摧玉折、 兰新铁路、 兰时、 兰月、 兰桂、 兰桂腾芳、 兰桂齐芳、 兰桡、 兰梦、 兰梦之征、 兰检、 兰棹、 兰槐、 兰橑、 兰汤、 兰泽、 兰渚、 兰灯、 兰炷、 兰烟、 兰烬、 兰焚、 兰焰、 兰熏、 兰熏桂馥、 兰玉、 兰生、 兰皋、 兰盆、 兰省、 兰石、 兰秋、 兰筋、 兰缸、 兰署、 兰羞、 兰肴、 兰膏、 兰臭、 兰舆、 兰舟、 兰艾、 兰艾同焚、 兰艾难分、 兰芝、 兰芝常生、 兰花指、 兰芳、 兰芷、 兰芷之室、 兰芷渐滫、 兰芷萧艾、 兰芽、 兰苕、 兰若、 兰英、 兰荪、 兰莸、 兰蒸椒浆、 兰蕙、 兰薄、 兰薰桂馥、 兰裓、 兰襟、 兰言、 兰言断金、 兰讯、 兰谱、 兰质熏心、 兰质蕙心、 兰质薰心、 兰那、 兰金、 兰釭、 兰鈍、 兰锜、 兰闺、 兰阇、 兰陔、 兰青铁路、 兰香、 兰驒、 兰鹢、 兰麝
不兰奚、 丛兰欲秀,秋风败之、 东格陵兰寒流、 乌兰布和沙漠、 伊斯兰堡、 佛兰德斯美术、 佛兰芒人、 佛兰西、 冯友兰(1895-1990)、 减字木兰花、 刀美兰(1942- )、 刘胡兰(1932-1947)、 包兰铁路、 南设得兰群岛、 卡兰博瀑布、 卡萨布兰卡、 古兰经、 可兰经、 呼兰河传、 奥克兰群岛、 定武兰亭、 尼德兰美术、 尼德兰革命、 帛兰船、 徐玉兰(1922- )、 德黑兰会议、 戈兰高地、 摧兰折玉、 斯里兰卡、 新西兰人、 新西兰羊毛、 方兰生门,不得不锄、 日德兰半岛、 日德兰海战、 春兰秋菊、 木兰舟、 木兰船、 木兰花、 木兰诗、 李善兰(1811-1882)、 杜兰香、 格兰姆、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 桂子兰孙、 桂宫兰殿、 桂折兰摧、 桂楫兰桡、 桂殿兰宫、 桂馥兰香、 梅兰芳(1894-1961)、 棉兰老岛、 椒兰室、 椒兰院、 椒房兰室、 法兰克王国、 法兰克福、 法兰西人、 法兰西内战、 法兰西加拿大人、 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法兰西第一帝国、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法兰西第二共和国、 法兰西第二帝国、 法兰西第五共和国、 法兰西第四共和国、 法兰西阶级斗争、 波兰人、 浴兰令节、 浴兰汤、 澧兰沅芷、 爱尔兰人、 爱尔兰岛、 爱尔兰自治法案、 猗兰操、 玉兰片、 玉枕兰亭、 留兰香、 白兰地、 盂兰会、 盂兰盆、 盂兰节、 福克兰群岛、 米兰大教堂、 类兰若、 絮果兰因、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 纳兰词、 纽芬兰岛、 罗兰之歌、 芝兰之室、 芝兰室、 芝兰当路,不得不锄、 芝兰玉树、 芬兰人、 芳兰当门,不得不锄、 芳兰生门,不得不鉏、 芳兰竟体、 苏格兰人、 荷兰人、 荷兰画派、 荷兰豆、 蕙兰梦、 蕙心兰质、 蕙折兰摧、 蕙损兰摧、 蕙质兰心、 裸兰车、 谢兰燕桂、 谢庭兰玉、 贺兰仙、 贺兰山、 贺兰山脉、 赛兰香、 迁兰变鲍、 迦兰陀、 迦兰陁、 采兰子、 采兰赠芍、 采兰赠药、 金兰之友、 金兰之契、 金兰会、 金兰友、 金兰契、 金兰契友、 金兰小谱、 金兰湾、 金兰簿、 金兰谱、 阿兰·德隆、 阿兰若、 难言兰臭、 革兰氏阳性菌、 革兰氏阴性菌、 香兰素、 马兰头
丁兰、 且兰、 丛兰、 丸兰、 伊兰、 佩兰、 兵兰、 刀美兰、 北爱尔兰、 吊兰、 君子兰、 启罗格兰、 吹气如兰、 吹气胜兰、 呼兰、 嗢石兰、 墨兰、 大葛兰、 契合金兰、 奥克兰、 奥兰、 奸兰、 婆兰、 季兰、 小葛兰、 崇兰、 干兰、 幽兰、 建兰、 征兰、 德黑兰、 披榛采兰、 握兰、 撇兰、 擘兰、 支兰、 斐兰、 斑兰、 斯威士兰、 新西兰、 昆士兰、 春兰、 木兰、 朱兰、 李善兰、 林兰、 树兰、 格兰、 格陵兰、 梦兰、 椒兰、 楚兰、 汍兰、 沅芷湘兰、 沅芷澧兰、 沅茝醴兰、 沅茞澧兰、 沐兰、 波兰、 泽兰、 浴兰、 灵兰、 燕兰、 燕梦征兰、 爱尔兰、 猗兰、 玉兰、 玉树芝兰、 珠兰、 班兰、 白兰、 皋兰、 盂兰、 碧兰、 秋兰、 秋菊春兰、 空谷幽兰、 米兰、 素心兰、 紫罗兰、 红兰、 纫兰、 纳兰、 罗兰、 膏兰、 芄兰、 芝兰、 芬兰、 花木兰、 芳兰、 芷兰、 苏格兰、 荷兰、 萑兰、 蕙兰、 蟾蠩兰、 言兰、 贺兰、 赛兰、 车兰、 遮兰、 采兰、 金粟兰、 録兰、 铃兰、 阿兰、 陔兰、 香水兰、 马兰、 鱼子兰、 麝兰、 麟凤芝兰、 龙兰
兰的拼音:lán,阳平调,声母为l,韵母为án。
兰的繁体字:蘭 。
兰的部首:丷部。
兰的笔画:5画;兰字繁体字多少画:20画;兰字康熙字典多少画:23画。
兰的笔顺:兰的笔画顺序为ノノ一一一丶ノ一一一,书写为撇、撇、横、横、横、点、撇、横、横、横。
兰字五行属什么:属木;与兰字相同五行属木的起名用字有:建、军、国、春、杰等五行属木的字。
兰字用来取名的人多吗:用字频率为708810人次
兰字取名的寓意:寓指美好、大雅君子、高贵之意。
兰字取名的寓意和象征:像征为高情远致、风度翩翩、德才兼备之意。
兰字取名的含义:兰字含义为兰花、芝兰、兰章、香气之义。
好听的带兰的名字:
春兰、 秋兰、 兰兰、 晓兰、 益兰、 君兰、 兰英、 兰芳
兰拼音 lán 兰部首 丷 兰笔画 5 注音 ㄌㄢˊ 繁体字 蘭 部首笔画 2 汉字结构 上下结构 造字法 笔顺 捺撇横横横 兰的意思、基本信息 兰五笔86:UFF 兰五笔98:UDF 五行:木 UniCode:U+5170 四角号码:80101 仓颉:TMM GBK编码:C0BC 规范汉字:0306 兰的解释● 兰
(蘭)
lán ㄌㄢˊ
◎ 指“兰草”和“兰花”:兰艾(“兰花”和“艾草”,喻君子和小人)。兰谱(结拜盟兄弟时互相交换的帖子,上写各自家族的谱系。兰有香味,喻情投意合)。兰摧玉折(喻贤人夭折,后多用来哀悼人不幸早死)。
◎ 古书上指“木兰”。
◎ 古同“栏”,家畜圈(juàn )。
◎ 古同“斓”,斑斓。
◎ 姓。
英文翻译
◎ 兰
orchid orchis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 兰
蘭 lán
〈词性:名〉
(1) (形声。从艸,阑( lán )声。本义:兰草,即泽兰)
(2) 同本义 [eupatorium]
蘭,香草也。——《说文》
衡兰芷若。——《汉书·司马相如传》
兰槐之根是为芷。——《荀子·劝学》
(3) 泽兰属植物的泛称,属菊科,是多年生草本植物,生于山中湿地,花紫红色,其茎、叶、花都有微香。古人所谓的兰,大抵指此而言,不是指兰科的兰。如:兰臭(朋友相契。引申为友情);兰麝(兰草和麝香。都是高贵的香料,古时用来薰香)
(4) 兰花 [orchid]。兰科。多年生常绿草本。观赏植物。如:兰英(兰花);兰香(兰花香味);兰生(形容酒的香淳如兰花开放。芬芳四溢。后引申为引酒名)
(5) 兰属植物的泛称 [cymbidium]。如:长叶兰;多花兰;素心兰;建兰;墨兰
(6) 即“春兰”。亦称“兰花”、“山兰”、“草兰”、“朵朵香” [Goering cymbidium]。一种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根簇生、肉质、圆柱形,叶线形、革质,早春由叶丛间抽生多数花茎,每茎顶开一花,花淡黄绿色、清香,供观赏
(7) 古指木兰 [magnolia]。如:兰桨(用木兰制成的桨。代指船);兰舟(木兰舟。亦用为小舟的美称);兰棹(兰舟)
(8) 兵器架 [arms frame]
武库禁兵,设地蘭锜。——汉· 张衡《西京赋》
(9) 又如:兰盾(放置兵器的架子)
(10) 假借为“栏”。栏杆 [balustrade;banister;railing]
又置奴婢之市,与牛马同蘭。——《汉书·王莽传中》
(11) 假借为“籣”。盛弩矢之袋,形如木桶 [a case for a bow and arrows]
轻罪入兰盾鞈革二戟。——《管子·小匡》
(12) 姓 ?
[①][lán]
[《廣韻》落干切,平寒,來。]
“兰1”的繁体字。
(1)兰花。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叶细长而尖,根簇生,圆柱形。春初开花,呈淡黄绿色,亦有秋季开花者。品种甚多,常见的有建兰、墨兰、蕙兰等。花幽香清远,可供观赏。
(2)兰草。即泽兰。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卵形,秋季开白花。全草有香气,可制芳香油,亦可入药。
(3)引申为芳香。常用作称美之辞。参见“蘭室”、“蘭堂”、“蘭訊”。
(4)木兰。一种香木。
(5)通“闌”。兵器架。
(6)通“闌”。阻隔。
(7)通“闌”。妄。参见“蘭子”。
(8)通“欄”。
(9)通“斕”。
(10)姓。汉有武陵太守兰广。见《元和姓纂》卷四。
音韵参考
[平水韵]:上平十四寒
[国 语]:lán
[粤 语]:laan4
[闽南语]:lan5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字源字形